急性關節炎指南

急性關節炎指南

急性關節炎是指單一關節的急性發炎,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。這篇指南將詳細介紹急性關節炎的常見類型、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,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應對這一狀況。

1. 復發性風濕症

發病原因:
復發性風濕症是一種常見的風濕疾病,主要特徵為關節的急性發炎。這種疾病多發於20至40歲的人群,其發病過程中關節會多次出現急性發作,每次發作可能持續幾小時到幾天,症狀通常會自行緩解。雖然發炎會造成不適,但不會對關節造成長期磨損。復發性風濕症主要影響手部和腳部的小關節,但也可能波及中大型關節,如腕關節、肘關節、膝關節和踝關節,甚至手掌和足底。

主要症狀:

  • 疼痛和僵硬: 發作通常集中在單一關節,疼痛可非常劇烈,影響日常活動。症狀有時會在幾小時內有所改善,但也可能持續幾天。
  • 關節腫脹: 受影響的關節會腫脹和觸痛,周圍的軟組織也可能受到影響。
  • 頻繁發作: 病症發作的頻率可能為數周到數個月,期間可能無任何症狀。實驗室檢查在急性發作時,發炎指數會升高;在緩解期,發炎指數會恢復正常。
  • 診斷檢查: 依賴疾病的發病過程和實驗室檢查來確診。血清抗體檢查,如類風濕性因子(RF)、抗核抗體(ANA)、抗精氨酸化環狀胜肽抗體(anti-CCP),對於疾病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急性期處理: 使用消炎止痛藥物來緩解急性發作的疼痛和炎症。
  • 預防復發: 若發作頻率增加,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調節藥物來減少發作次數。

病情轉變:
部分病友的復發性風濕症可能會轉變為類風濕性關節炎,尤其當發作頻率增加,涉及的關節數量超過四個,抗核抗體高效價陽性,以及類風濕性因子由陰性轉為陽性時。少數病友可能轉變為全身紅斑性狼瘡或乾燥症等其他免疫風濕疾病。

2. 敗血性關節炎

發病原因:
敗血性關節炎由細菌感染引起,主要表現為單一關節的急性炎症。其臨床表現包括關節的急性紅腫、疼痛、腫脹和僵硬,通常伴隨發燒。膝關節最常受到影響,其他關節如髖關節、踝關節和腕關節也可能受影響。

主要症狀:

  • 急性關節炎: 表現為紅腫、劇烈疼痛和活動範圍受限。
  • 發燒: 患者通常伴有全身發燒的症狀。
  • 血液檢查: 可見白血球數目增加,紅血球沉降速率(ESR)和C反應蛋白(CRP)上升。血液培養可檢出細菌,並進行抗生素敏感測試以選擇適合的抗生素。
  • 關節液檢查: 關節液分析顯示白血球數量增加,革蘭氏染色可幫助識別細菌種類,關節液的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測試有助於確定適當的治療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抗生素治療: 以抗生素為主,治療方案根據關節液革蘭氏染色和細菌培養結果來選擇。抗生素療程一般需要數周才能有效控制感染。
  • 關節液引流: 若有顯著腫脹,可置放關節液引流管以減輕腫脹和不適。

風險因素:
敗血性關節炎易發生於年長者、糖尿病患者、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的人群,以及那些近期有關節手術、皮膚感染或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人。

3. 痛風性關節炎

發病原因:
痛風性關節炎由尿酸鈉鹽結晶在關節內沉積引起。尿酸結晶導致關節發炎、疼痛和腫脹,並可能引起關節變形。痛風常見於中年男性,且常與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和高血脂等代謝疾病相關。

主要症狀:

  • 劇烈疼痛: 通常在夜間突然發作,尤其是大腳趾關節會出現劇烈疼痛。
  • 腫脹和紅腫: 受影響的關節迅速腫脹、發紅和觸痛。

治療方法:

  • 藥物治療: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或科爾基辛(Colchicine)來控制急性發作的症狀,並使用降尿酸藥物(如別嘌呤醇)來預防復發。

總結

急性關節炎可由多種因素引起,了解其不同類型的病因、症狀和治療方法對於及早診斷和有效管理至關重要。無論是復發性風濕症、敗血性關節炎還是痛風,及時的醫療干預和適當的治療能有效減少症狀、提高生活質量。

Similar Posts